2022-04-15 阅读次数: 4270
自古以来,母亲总会收获一波又一波关于无私、坚韧、奉献乃至牺牲的赞颂。看到母亲们的付出与品质,致以最诚挚的感恩与称赞,是应当且必要的,但却是不充分且不完满的。不加思考的称赞是否遮蔽了“母亲”这一群体承受的压力?我们是否选择性地将她们并不美好的生存现状加上了温情的滤镜?恰恰更应该是我们所直面的问题。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凯特琳·柯林斯的《职场妈妈生存报告》一书,就以美国职场妈妈的困境为出发点,试图为母亲们构建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作者首先通过采访纪实让我们看到了母亲们的真实生活,让长期以来隐而不发的母亲们走到前台,正面描摹她们的生存境遇,表达她们的内心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我们看得到母亲们的生活,也切身感受得到母爱,但也正因为此,我们对母亲们的牺牲奉献日渐习焉不察。在褒扬母爱伟大的同时,个体的境遇被裹挟在整体的概括之中,而她们真正的生活和感受被隐藏或者说被漠视了。但作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支撑,她们理应被看到,她们的内心呼喊也理应被听到,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个世界本应更加友善、更加平等、更加公正地对待母亲”。
撤掉脉脉温情的纱幔,进入属于职场妈妈的世界,我们很快就会被其中弥散着的紧张和焦虑所包裹。最直观的,便是工作—家庭冲突所制造的困局。一方面,个人发展的追求鞭策着妈妈们在工作上有所精进,脚下踩着事业阶梯带来的安定、自信以及价值感是大多女性的期待。另一方面,对于照顾家庭和抚养孩子而言,女性往往被默认要承担着更多的任务,投射到心理层面上,每一个已生育或即将生育的女性都会产生为家庭付出的责任感。
然而,仅靠女性自己去把握家庭与工作间的平衡是难上加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表面上看,矛盾来源于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摇摆不定,但究其根本,它根植于我们身处的社会经由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文化图式”——我们通过共有的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评价现实,进而塑造了人们的意见和行为。那些花大量时间照顾家人的职业女性会被认为亵渎了“工作奉献图式”,那些避开家庭责任的女性会被看作违背了“家庭奉献图式”,两种图式预先设定了“好员工”与“好母亲”的标准及其人生价值,又被同时置于每一位女性身上。所以,家庭—工作冲突看似是女性个人的困境,实则是由更为深层的文化理念造成。
同时,作者更提醒我们,仅仅看到文化的因素是不够的。关于育儿、家务和工作,我们从小就在耳濡目染接收着“怎样的行为对于某个性别才更恰当”之类的信息,而制度本身就是这些信息的主要来源。通过向男女分配不同的任务、权利和保障,即通过施行不同的工作—家庭政策,表达且强化着融入每个国家独特历史和文化的性别观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行为规范,定义着社会对于是非对错的统一认识,同时塑造着人们的行为。
由此,作者提出了“工作—家庭公平”的概念,以替代以往惯常使用的“工作—家庭平衡”的目标。措辞的改变是为了清楚地说明,现实的工作—家庭冲突并非由女性个人能力欠缺或是处理事务不善所导致,而是社会文化态度和现行福利制度所造成的结果。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母亲所承受压力,让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社会化。实现“工作—家庭公平”,意味着我们要创建一种机制,让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有能力充分参与有偿劳动并且承担家庭责任。
提出这一愿景是有益且必要的,它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女性能够获得追求更好生活的机会,而更在于更新和再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形态。一方面,女性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她力量”的激活必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发挥男性无法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个更健康的家庭关系也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这些未来的工作者——好好成长,符合每一个国家的最高集体利益。
作者传递的信念在于,一个不一样的更好的世界是可能的,职场妈妈们所面对的看起来无解的难题可能是有解决方案的。鉴于不同国家对于就业和育儿的政策支撑有着不同的历史沿革,已经摸索出了多样的路径。作者选取了社会政策和文化环境迥异的四个国家——瑞典、德国、意大利、美国,采访了135位中产阶级职场妈妈,考察她们处于什么样的政策背景和文化氛围,调研她们正在利用何种方式以及内心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来缓解工作和家庭的冲突,从而从国家制度、市场配置、文化环境等角度,探讨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基于“工作—家庭公平”并能够为每个人提供更充分支持的社会图景。
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对职场妈妈们才是最友好的?作者无意于强行提供确切答案,而是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各个国家的方案各有其特点及适应性,盲目嫁接只会导致水土不服,处在不同体制和文化中的个体也很难简单复制某一做法。也正因如此,我们所期待的社会环境与公众政策并非是要将某一种方案固化下来,让人们对号入座、完成任务,而是应该提供更为立体和多元的可能,国家、社会、个体保持动态平衡,赋予每一位公民更多选择的权利。
虽然无法提供标准答案,但展示和探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也告诉每一位妈妈,没有什么永远无法克服的阻碍横亘在自己和更加幸福、更有价值的生活之间。我们呼吁社会环境的改善,更期待每个个体的突围。只有如此,我们的生活才可能距离理想愿景近一点,更近一点。